近日,經深圳人工智能獎評獎工作委員會審核通過,經過為期7天的公示,報深圳市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批準,2021年度“深圳人工智能獎”正式公布。其中,華為云盤古大模型項目榮獲“深圳人工智能科技進步獎”。
“深圳人工智能獎”是深圳市人工智能學會為加快適應大眾創新、萬眾創業的浪潮,充分調動我國智能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,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領域的賦能作用而發起評選的獎項。
華為云盤古系列大模型于2021年4月正式發布,包括NLP(中文語言)大模型、CV(視覺)大模型、多模態大模型、科學計算大模型和藥物分子大模型等,旨在建立一套通用、易用的人工智能開發工作流,以賦能更多的行業和開發者,實現人工智能工業化開發。
華為云盤古大模型,行業AI開發應用優選,更適于行業專家快速掌握AI技能
其中,華為云盤古NLP大模型是業界首個千億參數規模的中文大模型,中文理解能力接近人類水平。盤古CV大模型的小樣本學習能力表現優異,在ImageNet 1%、10%數據集上的小樣本分類精度上均達到目前業界最高水平(SOTA),并在業界首次實現了模型的按需抽取,模型差異動態范圍可達三個數量級,極大地提升了開發效率以及模型性能。
評委會認為,華為云盤古預訓練大模型創新性地解決了AI應用開發定制化和碎片化的痛點問題,實現一個AI大模型在眾多場景通用、泛化和規模化復制,減少對數據標注的依賴,開啟了AI應用工業化開發的新范式。盤古大模型做到多項業內基準第一,并在大量下游任務場景中完成落地驗證,達到業界領先水平。
華為云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、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、IEEE Fellow田奇表示,盤古大模型具備極強的泛化能力,通過與行業知識結合,能快速實現不同場景的適配,少量樣本也能達到高精度,基于預訓練+下游微調的工業化AI開發模式,能夠加速AI行業應用,讓全球領先的AI真正進入千行百業。
如今華為云盤古大模型已經在超過100個實際場景中取得應用,加速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升級。
在國網重慶永川公司智能電力巡檢項目中,盤古大模型應用于無人機智能巡檢系統中的小樣本學習、主動學習、增量學習等業務場景,用以解決海量數據標注工作量大和缺陷種類繁多的問題。
在金融行業,盤古大模型被用于企業異常行為檢測,通過從企業歷史財務數據中抽取特征并學習異常行為,預測企業財務異常概率,從而為金融機構的后續行為提供大數據線索和支持。盤古大模型還被應用于金融機構智能投研項目中,通過自動分析網絡輿情,生成投研報告,輔助金融機構進行判斷。
在新媒體行業,盤古大模型變身新聞寫稿助手,通過捕捉文本和圖像之間的對應關系,能夠根據稿件內容,自動檢索數據庫中合適的圖片并插入在合適的位置,減輕新聞編輯的工作壓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