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鍵盤是微信官方出品的中文輸入法,于前天正式發布,在試用了三天后,真誠向你推薦。
第一次聽說微信要做輸入法,是在2021年微信公開課Pro上,張小龍宣布微信也將擁有自己的輸入法。經過一系列迭代,今年底正式發布了。并在當天就成為了App Store工具類免費榜第一名。

輸入法是人機交互,信息輸入的第一入口。
互聯網時代,幾乎每一位網民,在工作生活中,輸入法都是離不開的基礎服務。
微信,作為月活用戶達13億的國民社交應用,也可以說,在中國,除了部分老人和兒童,每個人都在使用微信。
在微信里與家人朋友同事交流,分享內容,在這些交流互動中,輸入法必不可少。
而輸入的精準和高效是核心訴求,決定了我們的使用體驗。
如何提升精準度和效率,利用好人工智能技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
稍加留意就會發現,微信已經將AI技術妥帖地應用在輸入法的多個場景里,比如輸入時的文字上下文聯想、語音輸入、智能推薦、手寫識別、文本糾錯等。
結合微信聊天界面的其他功能,讓整個用戶交流互動更加高效順暢。
微信鍵盤發布后,不少媒體都做了詳細的功能評測,這里我就不一一介紹了,簡單談下這幾天的使用感受。
無論是微信鍵盤的PC官網、APP還是輸入交互界面,整個產品風格一致,簡潔、精致、清爽、大方,產品文案也是說人話,清晰、質樸,沒有一絲冗余的東西,非常舒服。
在核心輸入體驗上,使用了三天后,整體感覺流暢絲滑,比其他輸入法舒服很多。
在基礎功能上。微信鍵盤支持中英文輸入,語音輸入則可識別普通話、粵語、英語、四川話和上海話,還可自定義易混淆的拼音,可實現錯別字一鍵校錯、手寫輸入漢字、提示正確讀音和音調等。
在鍵盤管理上,支持九宮格、全鍵盤、筆畫、手寫、五筆和雙拼等,可以滿足多種人群的需求。

在特色功能方面,則是拼寫Plus模式,這個模式里包括智能拼寫、智能推薦、表情推薦、拼寫檢查。

其中的智能推薦,是微信鍵盤極具特色的功能,與其他輸入法形成了鮮明區分,是與微信生態強相關的核心功能。
當你和朋友交流時,輸入的文字會自動關聯微信生態內的書籍、影視劇、音樂、公眾號、小程序、視頻號等內容,直接在聊天界面進行無縫分享。
在之前你想分享時,需要切換到別的APP或微信搜一搜,找到后再想辦法分享給微信朋友,路徑較長,耗時耗力。

個人覺得,作為平臺方的微信,核心職責是搭橋梁,建連接器,為用戶和創作者提供高效易用的工具,使得用戶與用戶,用戶與創作者提供的服務,形成高效的連接。
通過平臺治理,使高質量的內容越來越多,高質量的內容服務的用戶越多,收益越多,形成整個平臺的正向循環,確保微信平臺的長期健康發展。
這個智能推薦,大大縮短了你的使用路徑,同時也加大了微信生態內內容的分發效率,使更多內容,更快地被用戶發現和消費,內容的創作者,也可能被更多人看見,從而有了更多的創作收益。
對用戶,對創作者,對微信,都是非常有益的功能,形成了完美的正向循環。
關于數據隱私,如張小龍去年說的那樣,微信鍵盤的出發點,是基于保護用戶隱私考慮出發的輸入法,目前來看,功能也是按照這個思路設計的。
首先是不需要注冊,沒有賬號,下載APP,系統授權后就可以使用了。
其次,在首次安裝使用時,默認設置為“隱私保護模式”。在這一模式下,用戶輸入的內容并不會被上傳至服務器,而是僅在本地儲存,以提供基礎的輸入功能。
即使用戶需要開啟“拼寫Plus”功能,這款App需要用到權限也只會是將部分輸入數據上傳至云端,并且官方也強調這個功能并不會儲存用戶上傳的信息。
作為一款國民級社交APP,微信掌握了數以十億計用戶的個人隱私數據,這本身就已經讓它坐在了火山口上,但用戶使用的第三方輸入法,則是除了微信自己外、一個不可控的因素。
你剛與朋友聊完了球鞋,朋友圈就出現球鞋相關廣告,這樣的情況可謂是屢見不鮮,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往往并不是微信的鍋,而是第三方輸入法的問題。
微信鍵盤的出現,也許可以減少這樣的事情發生。
這或許會成為不少用戶選擇微信鍵盤的一個重要理由,畢竟國內互聯網行業中,輸入法一直以來都是用戶信息泄露的高發區。
在產品易用性上,無論是界面,還是交互,都簡潔清爽,自然流暢,易用性很高。
在產品創新性上,結合微信生態獨特的“拼寫Plus”模式讓人眼前一亮。
在AI技術上,有機地融入了語音技術、計算機視覺、自然語音理解等人工智能技術。 綜合來看,微信鍵盤是一款久違的,易用的,做到“守正出奇”的,符合微信品質的輸入法產品。至于數據隱私方面,是不是真的如微信所言,還需要大家試用后才有真正的判斷。
至于其他的很多產品細節和使用技巧,建議大家邊用邊探索吧。
目前發布的是安卓和蘋果的APP,開始期待微信鍵盤的PC版了。
